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办公室 召开“自携式潜水紧急自救技术”研讨会
2022年6月27日下午,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发展智库暨专家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召开了“自携式潜水紧急自救技术”专题研讨视频会。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理事长宋家慧出席会议并致辞,协会监事李富山主持会议,国内9名知名潜水医学、潜水技术专家应邀出席会议,协会秘书处有关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围绕自携式潜水水下卸装逃生专项技能训练进行了专题研讨,重点梳理了国内自携式潜水水下卸装逃生技能训练的系列文件依据,回顾了我国40多年来开展这项技能训练有关情况,分享了国内外潜水组织有关技术文献和数据,分析了这项技能的应用场景条件和案列,讨论了这项技能训练引发肺气压伤的致病机理、控制降低这项技能训练安全风险的操作程序和要领及有关保障措施等。最后,讨论了《自携式潜水水下卸装紧急上升训练规程(草案)》。
会议认为:自携式潜水水下卸装逃生技能是保障潜水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潜水员培训时进行这项技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这项技能应用场景为自携式潜水员发生水下绞缠且供气即将耗尽或者供气已经中断等极端危险环境,不丢弃潜水呼吸装具就无法脱险,是应对水下生死考验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逃生自救技能。西方潜水技术先进国家的海军和国际潜水组织培训潜水员时都开展这项技能训练,国内潜水行业早在1984年就对这项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过研讨,目前我国海军和正规工程潜水培训机构也都开设这项技能培训,国家有关部门为开展这项技能训练提供了文件依据和技术要求。这项以逃生为目标的技能训练,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来自屏气漂浮上升可能造成肺气压伤或上升吐气过快发生溺水、呛水。因此,潜水员上浮过程要始终保持呼吸道通畅、严禁屏气,否则,肺部过度膨胀容易导致肺气压伤。潜水员应随着漂浮上升水压不断降低而自动吐气,保持肺部气体压力与外部水压力平衡,基本能够避免发生肺气压伤。通过专门训练,养成良好的行为记忆,可以在极端危险环境下有效应对、化险为夷。发生肺气压伤主要缘于上升过程屏气,与上升速度、训练深度关系不大,12米深度卸装逃生训练是可行的,过浅的深度或不能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发生肺气压伤的最小深度报道是0.75米⁓1.2米水深。我国目前自携式潜水最大安全深度规定为40米,12米水深卸装逃生训练可以忽略减压病风险,作为逃生训练的深度是可取的,但国内除了海军和潜水专业院校外,其他潜水培训机构还不具备12米水深的训练条件。只要上升过程中克服本能的屏气反应,上升速度即使较快,肺部不会发生过度膨胀,也就可以避免肺气压伤。采取循序渐进训练步骤和落实系统性的保障措施,是有效控制降低这项技能训练风险的重要保障。训练中,应按照先理论讲解、陆上模拟、浅水模拟、逐步加大训练深度难度强度,进而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和良好心理素质。自携式潜水卸装逃生训练应在熟练掌握携带装备紧急自由上升技能的基础上开展,这两种技能训练至少应按以下程序要求组织实施。训练准备阶段,应对潜水员进行适训技能、身体及心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熟悉训练实操程序及技术要点,制定应急救援程序,现场配备潜水医学应急保障人员、减压舱及必要的急救医疗器材、药品等,认真检查装备,开展安全教育等。训练中,教练员应直接监护潜水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做好每个技术动作。出水后,现场教练员和潜水医学保障人员应注意观察学员身体状况,出现不良症状立即采取对症急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