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际潜水海工展民营企业占比达83% 民营企业绽放蓝海新活力

第八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现场
11月7日至9日,第八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展览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场汇聚全球行业力量的盛会,以“聚焦海洋经济新动能,推动潜水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近2万平方米展示区内,千余种前沿装备与技术悉数亮相。
值得注意的是,近百家参展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83%,从守护海洋环境的智能无人艇到深潜作业的全能机器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展会亮点,彰显出我国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民营经济的蓬勃活力,折射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
民营企业业务覆盖全产业链
“过去,民营企业在海洋工程领域常被视为‘补充力量’,如今我们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浙江满洋船务工程有限公司展台前,公司董事长王新满指着“满洋卫蓝”无人艇介绍道,这款专为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研发的智能装备,采用纯电驱动、一体化铝合金双体船型设计,兼具物理吸附与化学消除污染物的能力,集装箱式储运设计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一经亮相便吸引众多业内人士关注。
民营企业的崛起,离不开政策支撑与法治保障。今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作为我国首部专门保障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确“两个毫不动摇”原则,为民营企业参与强国建设提供了法治保障。
近年来,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CD⁃SA)持续为民营企业搭建发展平台,自2019年首届民营企业座谈会召开以来,CD⁃SA会员中,民营企业从487家增长至755家,占会员总数的83.6%。CDSA创始人、荣誉理事长宋家慧表示,CDSA始终致力于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民营企业与央企、国企合作,引导民营资本投入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安全保护等关键领域。
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让民营企业在蓝海市场的发展底气更足。本届展会上,江苏蛟龙、正力海洋、宁德金海运等一批民营海工领军企业,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等央企同台展示。从沉船沉物打捞、海底管道维护到海上风电安装、水下智能探测,民营企业的业务已覆盖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全产业链。CDSA理事长陈毕伍指出,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注入多元活力,也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
数字绿色转型开辟新赛道
展台前,一台外观酷似无人机的大家伙成为焦点,这款由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全球首款全向智能抗流水下机器人“潜鲛X100”,搭载独创的An⁃chorX系统,能在4.5节强流中稳定锁定目标,350米深潜能力、4K低照度镜头与12000流明补光灯的配置,使其在漆黑深海也能清晰捕捉细节,模块化设计更支持机械臂、声呐等装备快速拆装,广泛应用于应急救援、海上风电、渔业养殖等领域。
“‘潜鲛X100’并非单一的设备创新,而是一项面向近岸海洋服务的系统级技术突破,为浅海作业及水下观测、监测提供了轻量化、高精度、低成本的智能化解决方案。”深圳潜行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长根表示,这款装备的诞生,意味着我国在500米以内浅海智能探测领域实现核心技术全面自主可控。
科技创新是民营企业在竞争中突围的关键。今年8月,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显示,民营企业500强研发费用总额达1.13万亿元,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创新活力持续攀升。在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民营企业更是以创新为刃,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杭州深之蓝推出Performer和河豚系列水下机器人,完善水下智能装备矩阵;烟台泓普泰克电子研发的氦氧通讯器,填补了国内在氦氧通讯设备领域的空白;浙江满洋则持续迭代无人艇技术,计划开拓无人艇危化救助新领域。
数字化、绿色化转型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新方向。记者现场了解到,超一半民营参展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实现降本增效,大部分民营参展企业推进绿色低碳转型。从纯电驱动的作业装备到智能巡检系统,从海洋污染物高效处理技术到节能型海上平台设计,民营企业正以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向“轻量化、高精度、低成本、绿色化”迈进。陈毕伍表示,民营企业敢闯敢试的精神,使其在新兴技术应用上更具灵活性,为行业开辟了新赛道,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走出去”加强国际合作
“这次展会我们收获满满,不仅与几家企业达成配套合作意向,还和一家高校敲定了技术研发合作。”一家民营海工装备企业负责人的话语,道出了众多参展企业的心声。
展会期间,校企合作接洽会、政企合作会客厅、展间主题交流会等活动密集举行,为民营企业搭建起全方位合作平台。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等涉海高校带来最新科研成果,与民企探讨技术转化路径;天津太平洋保险、中国海事仲裁等机构则提供融资、法律等专业服务,助力民企解决发展难题。
开放合作是民营企业拓展发展空间的必由之路。CDSA积极引导民营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本次展会吸引了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深圳潜行创新的“潜鲛X100”已远销东南亚、欧洲等地,浙江满洋的溢油处理技术获得国际市场认可。
正如宋家慧所说,民营企业要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国际竞争中提升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交通报 记者徐浩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