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面对新时期、新理念、新态势、新挑战,应急救捞装备建设应向何方发展?在第八届国际潜水救捞与海洋工程技术论坛上,业内专家就提升应急救捞装备体系化、智能化水平进行了热烈讨论。国务院应急专家组原组长、国家减灾委原副主任、国务院原参事闪淳昌认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统领,以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为目标,我国应急救捞行业在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的过程中应坚持系统观念和系统思维。他指出,应急管理是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等各类突发事件,从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的全灾种、全过程、全方位、全社会的管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完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要依靠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大力发展安全应急产业。这些年来,我国应急救捞装备体系得到明显完善。在大型化、深远海方面,南海救助局的14000千瓦大型巡航救助船(升级版)“南海救103”号,旨在打造可独自承担深水救助作业的新一代全球最先进的深远海全天候大功率多功能综合立体救助船。这艘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船院研发设计的深远海工作母船,建成后将具备水面搜寻救助、深远海拖曳救助、海空立体搜寻救助、应急抢险救助、对外消防灭火、信息传输与应急指挥、环境监测保护、深水扫测、援潜救生、饱和潜水、水下救助打捞作业、对外应急补给等功能。在高性能中型救助船方面,自我国救捞系统建造的第一艘4000千瓦新型中型海洋救助船“东海救151”号入列后,其总体性能得到了东海救助局的极大肯定。去年年底,该局又在中国船舶集团旗下黄埔文冲订造了一批4000千瓦中型海洋救助船。此外,多批次的百吨级小型救助船艇也不断入列,将进一步完善我国海上救助距离“远—中—近”、救助船型“大—中—小”的战略规划布局。但是应该看到,我国应急救捞装备体系中还存在一个较为明显的短板———内河、城市水域应急救捞装备体系。国家消防救援局原助理总监闫鹏介绍,国家消防救援局在今年1月6日正式成立后,致力锻造“全灾种”“大应急”综合救援能力,其中装备方面就新增了各类特种消防车和消防船艇9800余辆(艘)。但是,目前潜水救捞领域的装备设施还不够完善,缺口也较大。他指出,深水救捞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目前我国消防救捞部门在20米以深水域的救捞能力较为欠缺。业内专家认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应急救捞装备体系建设要以旗舰装备为引领,构建并完善覆盖“海洋—内河—城市”,“陆—海—空—天—潜”一体化,“远—中—近”“大—中—小”规格齐备,“预警—指挥—救助—打捞(溢油处理)”功能齐全的装备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在应急救捞装备的研制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应进一步得到重视。中国工程院院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潘德炉指出,要深入研究救捞环境,统筹救捞活动,发展救捞装备,并与管理主体有机结合,推进应急救捞智能化的知识革命,实现智慧救捞建设。为此,要推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应急救捞领域的应用,建立“陆—海—空—天”一体化的监测体系,借助我国卫星海洋遥感技术快速发展的机遇,可以统筹结合天基装备、岸基装备、水面装备、水下装备、海床基装备,实现海洋监测的立体化。目前,中国海洋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势头迅猛,而且国内人工智能海洋学与国外几乎同时起步,为我国占据国际优势地位提供了良好契机。我国已经组建了国家数据局、国家科学数据中心、中科院和各部委科学数据中心、国家实验室数据中心、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数据中心,各行业和中科院的遥感界已研发了一批遥感算法,而鹏城国家实验室、中科新图数字地球等则为探索大数据算力和大模型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据介绍,人工智能助力静止卫星新应用,突破了静止卫星日内逐时观测多时相协同反演技术,开拓了静止卫星特色应用产品,可实现悬浮物动态监测、浊度锋面提取、海表流场提取、潮汐提取等。潘德炉认为,推动人工智能遥感学快速发展,提升并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促进“全海深”救捞范式变革,实施人工智能多模态救捞环境监测和大模型的机理与方法研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