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资讯 > 要闻

【人民日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引领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5-11-05 18:53:23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 阅读

社会工作,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是写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课题。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新时代社会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优势和效能不断彰显。

“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

“十五五”规划建议中,“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不仅仅是一项目标任务,更是一条承载时代使命、通往美好未来的必由之路。

发展与安全、活力与秩序,从来都是辩证统一、不可偏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一个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社会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纵观各国治理实践,如果社会治理跟不上经济发展步伐,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经济发展难以为继,整个社会也可能陷入动荡。”这一重要论断,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始终牵挂社会的安全稳定,始终惦念百姓的安居乐业。“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殷殷嘱托,承载着强烈的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决定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在省、市、县级党委组建社会工作部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作出专门部署。

去年11月5日至6日,中央社会工作会议召开,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首次。社会工作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做好社会工作是全党共同责任”。

新担当、新作为,关键在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既指方向,又教方法:

“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

“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治理规律,把握时代特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要更好凝聚服务群众,健全群众利益协调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

…………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社会工作是面向最广泛的社会领域、最广阔的基层组织、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开展的工作,必须抓紧抓实、落地落细。

今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一段对话温暖人心——

“你们社区人口有多少?”

“7266人,由5个居民小区组成。我刚来的时候,只有3000多人,现在翻了一番。”

“过去的居委会,印象里都是比较小的。社区书记是‘小巷总理’,管的事特别多,很不容易。”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关切新就业群体:“我们的社会群体正在细化分化,对这些年出现的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电商从业人员等,在管理服务上要跟上,填补好这个空白。要既有管理,又有服务。”

“社会工作一定要加强。”言简意赅,掷地有声。

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协调机制、信访工作联席会议、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社会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建立健全,社会工作整体效能不断提升。

新修改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新修订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公布。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强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快递员和网约配送员服务管理……社会工作法律法规和政策相继出台。

今天的中国,社会工作迈上新台阶,目标清晰而坚定——“中国式现代化应当而且能够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

梦在前方,路在脚下。

“我们要一起努力,不断提升社会建设和治理水平,持续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把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解决好,让大家笑容更多、心里更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的暖心话语,激励着我们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我专门来看看你们。”

2019年春节前夕,北京前门石头胡同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快递服务点,一句亲切问候,温暖了寒冬中忙碌的“小蜜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特别是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蓬勃兴起,我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约8400万人。他们不再固守于传统的办公室或工厂,而是穿梭于楼宇巷陌、“驰骋”在信息高速公路。

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抓好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在新兴领域的号召力凝聚力影响力”。

社会工作部门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与有关部门一起,按照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部署,深入研究新兴领域党建“新”在哪里、“难”在哪里、“落”在哪里。

从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到把党的工作与生产经营、创新创业、社会服务、基层治理等有机融合,促进“党建强、发展强”;从巩固提升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到深入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从加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到加强新就业群体服务管理……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行业协会商会,是党和政府联系市场和社会的重要桥梁。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健全组织体系,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管行业也要管党建”,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合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行业协会商会注重规范内部管理,加强行风建设,积极主动作为,服务行业、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功能作用不断彰显。

说到底,党建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

2021年2月,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就业人员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

各部门积极行动,相继出台维护新就业群体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举措,在劳动报酬、合理休息、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方面都提出明确要求。

政策的温度,不断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友好场景建设,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打造暖心驿站,累了能歇脚、心烦能倾诉,增强获得感;整治违规的道路限高限宽设施,建设“司机之家”,强化安全感;提供职业规划、教育培训等服务,提升融入感;发布“最美”征集令,选树最美小哥、最美司机等,树立荣誉感。

这份温暖,鼓舞人心。如今,在北京西城区,党员快递员成为街坊邻里间熟悉的“红马甲”;在上海杨浦区,党员骑手积极参与文明引导、安全巡查和应急志愿活动……越来越多的快递员、网约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向党组织靠拢,成为城市治理的宝贵“增量”。

“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蓝天碧海,岸清沙白,福建漳州市东山岛东南角,澳角村静静伫立。

去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踏上这片土地。时隔23年,渔村已换新颜。习近平总书记很是欣慰:“村级党组织要发挥火车头作用,带领乡亲们做好‘海’的文章,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在乡村,村党组织是引领致富和美的“火车头”;在城市,社区党组织同样要当好群众安居乐业的“主心骨”。

2021年6月,走进青海西宁市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歌声悠扬、翰墨飘香。书画室、舞蹈室、阅览室、康复室……设施一应俱全,居民其乐融融。

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家说:“一个社区要搞好,一定要有非常强的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组织,把社区各方面服务搞周到,把群众自治性的事情组织好。”

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考察,时常要到农村、城市社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他反复强调的一项工作——

“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

“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党中央提出的重大任务转化为基层的具体工作,抓牢、抓实、抓出成效”;

…………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各地区各部门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完善制度机制、创新治理方式,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减负赋能,轻装前行。《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出台,如沐春风。会议文件精简了,督查检查考核规范了,越来越多的资源和力量向基层倾斜,广大基层干部更有时间和精力抓落实、办实事。

明晰权责,聚力实干。提出“壮马、轻车、畅路、聚力”20条举措,制定和落实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建立健全村(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一系列举措推动基层聚焦该干、能干的事,种好“责任田”,干好分内事。

“三治”融合,活力迸发。在四川成都金牛区,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红色物业”与楼栋党小组协作,居民反映问题“楼下就能解决”;在山东潍坊安丘市,基层党组织创新开展“马扎议事会”,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协调解决民生问题,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安心事……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建立健全,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畅谈。

驻村第一书记搞建设、退休老党员参与调解、返乡创业大学生成立合作社……欢声笑语中,跃动着侗寨乡村全面振兴的勃勃生机,也生动印证着一个道理——“办好老百姓的事,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战斗堡垒,坚强有力。基层治理,气象万千。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不断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秋风送爽,榧林飘香,枫溪江水流过千年古镇——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萌生于此的“枫桥经验”历久弥新。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这里,参观枫桥经验陈列馆,深刻指出:“这里面有我们党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政策策略,就是要走群众路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时代在变、形势在变、社会矛盾的内容也在变,但依靠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始终没有变。如今,各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好“四下基层”制度,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推进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并且多次提出明确要求:“要注意宣传群众、教育群众,用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法开展工作,提高群众思想觉悟,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让群众的聪明才智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不竭源泉”……

“老杨树宣讲汇”,是由上海市杨浦区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团体组织。该团体以宣讲党的创新理论、人民城市理念为己任,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广泛开展宣讲活动。

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给“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号召“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如今,全过程人民民主深度融入上海城市治理。听取群众意见,回应群众关切,解决实际问题……在这里,人民群众唱主角。

无独有偶。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是一个超大型城市的高密度社区,结构多元、诉求多样,治理难度不小。

早在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明确指出:“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如今,社区里,志愿者引导电动车有序停放;党群服务中心的小方桌旁,社区干部与居民共商外地人员子女照护问题……社区干部群众都深切体会到:“众人商议、众人出力,是破解难题的钥匙。”

社会工作,很大程度上是做群众工作。更好地凝聚服务群众,既是工作的职责所在,也是开展工作的基本方法。紧紧依靠人民、组织发动群众,社会工作就能更接地气、更富生机、更增效能。

听民意、汇民智,广纳群言已成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渠道。社会工作部门做好人民建议征集工作,不断健全制度机制,统筹用好线上线下平台,让社情民意的汇集更畅通、更高效。

优秀传统文化持续浸润人心。广大农村地区制定完善村规民约,成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觉推动移风易俗,讲文明不讲排场,崇德尚俭的新风劲吹。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全国实名注册志愿者已达2.37亿人,各类志愿团队135万个。“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我奉献、我快乐”,成为社会文明新风尚。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亿万人民的智慧与力量,不断夯实社会工作的根基。

新征程上,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持续推动新时代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必将让我们的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来源:中社部信息宣传中心


中国潜水打捞协会版权所有  ©2003-2025 www.cdsca.org.cn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3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