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今天是
       
网站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历史性跨越——我国首次成功开展300米深海饱和潜水作业

2014-01-13 14:37:34 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 阅读

历史性跨越——我国首次成功开展300米深海饱和潜水作业

中国潜水打捞行业协会     2014年01月13日

  “我现在宣布,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圆满完成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作业,巡回潜水深度达到313.5米!” 
  2014年1月12日5时09分,中国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总指挥郭杰庄严宣布潜水作业结果。至此,我会会员单位——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6名饱和潜水员在水深压力相当于31个绝对大气压的高压环境中,分别出钟潜入300米深海,继2013年5月创造了198米饱和潜水深度之后,再创中国饱和潜水海上作业深度新纪录。这标志着中国饱和潜水海上作业技术的实际能力提升到300米水深以上,深潜水作业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实现了交通运输海上应急处置服务和水下作业保障能力新的重大跨越。 
  南中国海海域北纬20度35分、东经115度18分,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依靠动力定位稳定在海上指定船位上,船甲板上安放着饱和舱群和运送潜水员的潜水钟。1月9日13时,6名饱和潜水员进入到生活舱里开始加压;12日0时,海上东北风7级,阵风8级,涌浪2.8—3米,搭载着胡建、管猛、董猛等3名饱和潜水员的潜水钟与饱和舱分离,缓缓下放到水下300米深处,迈出了中国救捞人征服深海、冲击饱和潜水新目标的征程;3时33分,胡建率先从潜水钟出潜;随后,管猛和董猛按照原计划出潜,巡回潜水深度达到313.5米;4时29分,3人完成探摸巡潜,相继回到潜水钟;5时09分,3人乘坐潜水钟“电梯”, 安全返回到甲板上的生活舱里,潜水钟安全回收与生活舱完成对接。8时,第二批3名潜水员李洪健、罗小明、谭辉进入潜水钟下水作业;12时46分,第二钟从海底返回。至此,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海底出潜探摸作业圆满完成,中国饱和潜水海上作业技术的实际能力提升到300米以上。 
  目前,饱和潜水是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潜水技术,与载人飞船发射升空都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为圆满完成300米饱和潜水作业,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创新,历经艰难,自主研发成套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自行培养深潜水技术研发人员、管理指挥人员、潜水员、生命支持和医疗人员、设备管理和维护人员,组成了饱和潜水技术和作业团队,依托我国首艘深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装备了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系统。同时,交通运输部救捞系统正在进一步研发500米饱和潜水作业技术,向“救捞能力和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走到世界前列”的更高目标冲刺。

  延伸阅读: 
  1.饱和潜水   
  潜水深度每超过10米,压力就增加1个大气压。潜水员潜水完毕后,人必须减压。如果不减压,在高压下溶解进潜水员身体内的惰性气体会残留在身体组织中,造成严重的减压病,甚至危及生命。作为深潜水的关键技术,饱和潜水技术是潜水行业顶级核心技术,也是人类向海洋空间和生命极限挑战的前沿技术。300米饱和潜水试验具有重大的科技、经济、军事战略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据欧洲有关资料的1981年统计:在257次潜水作业中空气潜水占37.1%,混和气潜水占10.5%,饱和潜水占51.8%。 
  美国于1957年提出“饱和潜水”,即创造出一种环境和条件,使潜水员体内各组织体液中所溶解的惰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潜水员可以在高压下停留几十天,待作业完成后,一次减压,返回正常生活。这就需要建造一个生活舱,给舱里加压形成高压环境,潜水员在舱里呼吸的气体是氦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在不同的深度和高压环境下,混合气体的配比和加压时间都不同。1981年,美国完成了第一次实验,3名潜水员在686米的海底,生活工作了7个昼夜。目前,各国饱和潜水技术情况如下表所示(含模拟实验): 
  2.与蛟龙号潜水有何不同?——潜水员由舱内走向舱外 
  在蛟龙号已经到达水下7200多米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关注一次300多米的作业呢?蛟龙号的船员是在常压舱内,而饱和潜水则是潜水员直接置身于水中的压力环境,在舱外作业。 
  蛟龙号沉到7000米,潜水员依然处于1个大气压力中,与在地面上生活没有什么差别,但饱和潜水员是在高压环境下中作,水下300米水深与常压相比压差就达30倍。 
  3.实现300米作业有何意义?——多数海洋工程自力更生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海底300米是一个大的门槛,英、法、美、日、俄等8个国家已经掌握。 
  “我们马上可以为海底石油勘探开发来作业”,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振亮介绍,“如果一旦在300米的水深发生了重大突发事件,我们马上可以应对”。 
  掌握300米海底潜水作业能力意味着中国的整体技术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也意味着渤海、黄海、东海的所有经济海域以及南海绝大多数经济海域里的海洋工程和重特大突发事件处置都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大幅提升了我国大深度水下救援能力、抢险打捞能力,对保证我国水上交通安全、加强交通战备和挺进深海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意义。(报道综合:新华社、中国交通报、央视、央广、新华网)

图片关键词

图1: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示意图

图片关键词

图2:参加中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的饱和潜水员进舱

图片关键词

图3:1月12日,工作人员在“深潜号”甲板上向海里下放潜水钟

图片关键词

图4:1月12日正在下放到海里的潜水钟


    相关文档:


    中国潜水打捞协会版权所有  ©2003-2024 www.cdsca.org.cn  京公网安备11010102004378号